彼界、现世与未来·成生之同二一

「成」、「生」之同二一

其次,「艮兑」并非子女,而是类似于子女的终端。
子女是「人的出生」的结果,科学的判断标准,以脱离母体为标识。「艮兑」没有脱离母体而独立的特征,而是「卦」自体的演绎,所以《系辞》表达为「成」。
差不多的情形,《系辞》又换了一种说法:「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」,反复使用「生」。也就是说,《易经》并没有严格区分「成」与「生」,在特定场合,二者可以互相置换。
「成男成女」与「生儿育女」都是结果,这一点二者一样。「乾道坤道」最终成为「艮兑」二卦。父母生育子女,「艮兑」代表少男少女。由此造成二者高度一致的印象。
从「受精卵」到「裂变」到「成人」,是一次「道」、「善」、「性」的完美演绎。其中忽略的,恰恰是「人的出生」。也就是说,别看《系辞》多处借用「生」这个概念,但是整个「人的理论」要回避的,反而是「人的出生」。
一个非常明显却又偏偏不引人注意的事实,是《系辞》刻意提示「生」另一个层面的意义。「死生之道」的「生」,同样借用了「死生之说」,其中倚重的也是「生」。
「成男成女」与「生儿育女」终端相同,不同的是始点与过程。《系辞·下》第五章有一个概括:「天地絪缊,万物化醇;男女构精,万物化生。」前者的始点是「太极」,过程是「是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」。后者的始点是「父母」,过程是「男女构精」、「精气为物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