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仪」、「爻」有别三三
理论上动态的「爻」是唯一的。「极」的分解,只有一个元素动,不是两个都动。「六爻」是借用「爻」来称名「三极」的动态。
「仪」同样特指动态。「太极」只此一家,别无分号。另一个也是在借用「仪」的称名。因此「彼界」是静态的,「现世」是唯一的变动因素。
第二个阶段同「道」一样,沟通上下两个层级,起桥梁的作用。本身的层级应该属于下一级。「道」所侧重的,是「一阴一阳」的单一元素。
第三个阶段,「仪」的成长。
《易经》的目的地锁定「三极」。「仪」的成长史,与「道」、「善」、「性」的「生命三部曲」,轨迹几乎相同。
《系辞》不回避「生命三部曲」包括「人」。紧接其后的,「仁者见之谓之仁,知者见之谓之知,百姓日用不知。故君子之道鲜矣。」句句不离「人」。
如果「道」说的是「生命」,那么,是不是可以推知,「仪」所说的也是「生命」?由此反映了「仪」与「爻」的区别。
「仪」的内容是全面的,既有动态,也有静态。「仪」成长期中的「四象」与「八卦」,横跨「两仪」,既在「现世」,也在「彼界」。
「爻者,言乎变者也」。「道」、「善」、「性」分别是单极、二极和三极的动态。「道」为「一阴一阳」;「善」即「柔刚」,无涉二极的「阴阳」;「性」指「六爻」,排除静态的「三极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