彼界、现世与未来·生成再析三一

「生」、「成」再析三一

层级的区别也会影响概念的表达。「生」与「成」的分别,以前的讨论多是就事论事,是对概念本身的分析。在层级差别之下,二者的区分会更显突出。
「生」、「成」可以通用。但是在表达「出生」与「成长」的特定场合,二者泾渭分明。
不同层级的,也就是物体内在的变动,主要是「生」,也就是「是生两仪」。同一层级的,也就是物体本身的变动,首选是「成」,这就是「成之者性也」。
在拿「物质」的层次来解释或者说比照层级的时候,需要忽略这种层级的差别。比如「铁」与「铁分子」的关系,并不足以比喻「生」与「成」。其间有成长期与稳定期的不同,以及对成长的表达与对内部的描述的区别。
一方面,「物质」上的层次区别,主要适用于稳定期的「易」的阶段。
从「三极」里面可以分析出「太极」的身影,却难以用于成长期的表达。「道」的作用,并不像将「铁」表达为「铁分子」那样,展示的是物体的内部结构。而是对主体的分解,类似「出生」的「生」。
另一方面,「物质」上的层次区别,主要适用于物体内在结构的分析。
在这个意义上,「道」、「善」、「性」,与「生四象」、「生八卦」,都没有涉及物体的内在结构,而是对物体自身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描述,也就是对「成长」的表达。「物质」内在结构的表达方式,无法用来说明物体自身的「成」。